陆基“战斧”导弹发射。 图片来源 美国国防部
综合编译 张贵余
(相关资料图)
美国与俄罗斯的《中导条约》于2019年作废以来,美国陆军、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都希望在中程导弹领域取得突破。美国陆军基于成熟技术,抢先推出了代号“堤丰”的武器系统,并期望它尽快在包括亚太在内的热点地区形成实战能力。
新型发射系统即将形成战力
6月底,美国陆军“快速能力与关键技术办公室”(RCCTO)发布消息称,“堤丰”系统成功试射了一枚陆基型“战斧”巡航导弹。今年早些时候,这套系统已经测试过“标准”SM-6型导弹。由此,在美国陆军从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接收这套系统半年后,“堤丰”证明了自身与两款导弹的适配能力,距离在今年第三季度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目标又近了一步。
公开资料显示,每套完整的“堤丰”系统由4部导弹发射器和1套指挥控制单元组成,全部硬件均安装在轮式拖车上,此外还有支援车辆。目标信息则由外部提供。
根据美国陆军的规划,“堤丰”系统主要使用“战斧”和SM-6导弹对付陆基目标。下一阶段,还会使用优化了反舰能力的改进版“战斧”。SM-6最早是作为防空武器设计的,也有一定的反舰能力,将开发射程更远、打击精度更高的升级型号。就防空反导这项“本职工作”来说,SM-6号称是美军当前对抗高机动性、高超音速目标的唯一可靠手段。
为加快研发和部署速度,“堤丰”系统的发射装置是在美国海军的Mk 41舰载垂直发射系统基础上改进而成。发射器可兼容多种导弹,未来会不断添加新型号。RCCTO表示,在最近一次测试中,部署在华盛顿州路易斯-麦科德基地的特遣队人员,在美国海军的技术支持下顺利发射导弹。无论“战斧”还是SM-6,统筹管理工作当下均由美国海军负责。
此外,“堤丰”系统的综合火控装置也与成名多年的“宙斯盾”舰载作战系统存在关联。Mk 41垂直发射系统和“宙斯盾”起初都是美国海军牵头研发的。在这一波中程导弹热潮中,美国海军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,即集装箱化的多功能发射器Mk 70远程发射装置,总体设计与“堤丰”相似。Mk 70的改进型号已搭载到美军的无人驾驶舰艇上,也可以转移到陆地上使用。
美国“战区”网站分析认为,得益于美国海军的大力协助,美国陆军以极高的效率建立了中程陆基火力单位。作为多兵种联合防空和导弹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,“堤丰”系统可以对付陆地、空中和海上的敌人,美国军方试图在包括关岛在内的战略重地部署这套系统。
接下来,美国陆军和海军将与海军陆战队合作,帮助后者获得中程火力。三个军兵种或将共享火控设备、发射装置和导弹。一名美军陆战队军官告诉“战区”网站,海军陆战队计划引入一种基于4×4“联合轻型战术车辆”的遥控发射装置,但还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克服。
“堤丰”系统由4部导弹发射器和1套指挥控制单元组成。 图片来源 美国陆军
多国对美军“中导”没兴趣
对美国陆军而言,基于成熟技术的“堤丰”系统令陆基中程打击能力不再显得遥不可及。美国陆军还在推动代号“暗鹰”的远程高超音速武器(LRHW)项目和定位于战术支援火力的精确打击导弹(PrSM)项目。LRHW同样是与美国海军合作研发的,PrSM则利用现有的M270履带式多管火箭炮和M142“海马斯”高机动性火箭发射器为载体。接下来,美国陆军希望为现有系统提供性能更强的下一代战术导弹。
“战区”网站称,装备“战斧”导弹的“堤丰”系统赋予美国陆军全新的作战方式,可以创造半径约1600公里的“火力圈”。在这个范围内,“战斧”导弹可以从四面八方发起进攻,射程较短的SM-6则赋予整套系统更大的灵活性。“战斧”和SM-6打击海上和空中目标的潜力,意味着美国陆军可能获得更强大的反介入和空域封锁能力。
随着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陆基“战斧”导弹就位,“堤丰”系统将成为更广泛的联合军种陆基打击系统的一部分,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五角大楼希望有更多选择,以便在未来的“高端冲突”中,在从印度洋到西太平洋的广阔区域内打击陆地、海上和空中目标。
外媒注意到,像“堤丰”这样的陆基远程火力究竟应该部署在哪里,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。2021年,美国陆军在德国成立了第56炮兵司令部,充当未来远程火力部队的前沿指挥和控制节点。这支部队的前身曾在冷战期间负责管理美国陆军的“潘兴”中程弹道导弹。彼时,部分部署在欧洲的“潘兴”导弹装备了核弹头。
美媒在回顾历史时提到,美国空军于1983年至1991年在欧洲部署过从地面发射的“战斧”导弹,它们同样搭载核弹头,代号为BGM-109G“狮鹫”。如今,美国陆军、海军和陆战队陆续列装的新一代中程导弹,一律将采用常规弹头。
英国路透社、美国《洛杉矶时报》等媒体都曾指出,美国承诺为中程导弹计划拨款数百亿美元,但澳大利亚、韩国、菲律宾和日本的政客通过不同方式表示,对美军的“中导”不感兴趣。外媒称,这凸显了美国与亚太盟友的复杂关系。
(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)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方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