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,是国之根本;青少年,是国家的未来。
作为青少年教育的教材重要性不言而喻,然而近年来却屡屡有人将黑手伸向这片净土之中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“毒教材”事件才没过去多久,一本小学生读物“又翻车”了。
最近,一位母亲在孩子的历史读物中又发现了问题。
她在给孩子买的历史读物《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》里,发现讲述甲午中日海战的部分,居然用了一张“丁汝昌投降图”。
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,丁汝昌作为北洋水师提督,宁死不屈,自杀殉国,是民众记忆中的民族英雄。
“简直是歪曲历史!不知道这样的读物让小朋友看了,他们会如何理解?”事件一出,引起了网友的集体愤慨。
有人搜索了图片来源,发现这张图系出自日本画师《日清战争锦绘》,是以日本人的角度来刻画的场景。
而在文本中,作者并未注明出处,且图片名称有明显的误导意图。
历史事实究竟是怎样?
2014年,中国之声联合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推出50集专栏节目《真实甲午》。其中明确指出,甲午海战中丁汝昌苦等援军无果,绝望殉国。
对于这样一张插图,除了误导青少年,还深深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。
让人不免发出疑问:“出版社是如何审核通过的?”
这本书系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,全书共10册,从秦汉到现代上千幅插画贯穿中国历史,上架已经近6年。
事发后,出版社立即作出回应,表示的确存在插图使用不当。后续停止销售并全面销毁,将对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。
但不少网友都表示,这是又一起“毒教材”事件,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近年来,“毒教材”事件频发,出版社却还是屡教不改,民众早已是出离愤怒。
尽管国家这些年也在大力地整治教育系统当中出现的乱象,但是类似的事件依旧比比皆是,触目惊心。
尤其是以去年年中爆发的“毒教材”问题最为甚:
怪异的表情、暴露隐私位置,星条旗、标有神风敢死队标志的飞机等等。
还有秃头大叔抱女生胸、男孩扯女生裙子等令人不堪入目的画面。
还有更恶心的,除了色情还搞种族歧视。
一个高傲白种人小女孩的胳膊,被一个黄种人和黑种人的小男孩舔汗。
不仅如此,还有一些常识性错误,比如一方面将中国国旗倒挂,一方面让中国孩子穿印有美国国旗的衣服。
最终在所有家长的一致声讨下,毒教材下线,相关人员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。
然而最近毒教材死灰复燃,大有卷土重来之势。
比如,戴着红领巾又身着美国国旗服装的秃头小男孩在挖长城。
小语种日语教材上,图书封面疑似是一群日本人,中国人在为日本家庭当保姆。
而地理课本赫然印着富士山的图片。
总体来说,我国中小学教材存在的诸多问题,主要包括历史虚无主义、科学谬误、不当性教育等。
不止是编写的环节出现问题,包括内容的审核、出版校对、出版发行等层层缺失才会造成这种局面。
“毒教材”为何屡禁不止?
这些“毒教材”的背后,究竟又是什么人在操控?
毫无疑问,症结还在于“毒教材”背后的利益链。
教材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购买的。如果能够左右教材的出版,利润空间就非常大了。
因此有不少人就把主意打到了教材上面,利用手里的钞能力让相关人员动摇了立场。
还有一些贪图名利的人,为了能让自己的作品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更多的人知道,就选择了从教材下手。
买通关系之后,无论作品本身是否达到相关的标准,也能够刊登在教材上,成为广大学子学习的内容。
相比教材,课外读物更是成为重灾区。
当前儿童读物的需求量大,出书利润高,于是便出现了东拼西凑的“速成书”,以及软件翻译的国外读物。
在利益的驱使下,编书的只求挣钱,出书的也是追求利润最大化。
中间负责审核校对的打工人,多是敷衍了事,于是便频频出现这种“毒教材”。
而发现“毒教材”之后,往往是采取罚款、整改、关闭等方式处罚,远远没有达到足够的威慑作用。
“毒教材”一旦出版发行,在少年儿童中间扩散开来,产生的恶劣影响是不可估量的。
一个国家如果连教育方面都出现了问题,那么还谈何发展?又拿什么来培养栋梁?
因此,必须通过立法来严惩“毒教材”利益链相关人,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这种危害。 从教材的编写、内容的审核、出版校对、出版发行、书店出售等环节严格把关,不能再让“毒教材”继续毒害我们的孩子了。 如今的新版教材,插图已经焕然一新了,但我们仍旧怀念,以前小学课本上的那些的插图。 (文中图片及部分文字素材源自网络,如有异议请联系本号)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方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